2025.08.06|不想寫,還是不想被人看見?
許久沒在這裡寫了。
說是許久,也不過一個月不到。
我其實一直都在寫,
只是不喜歡把喃喃自語放在公共場域。
為什麼?
因為文字是我的出口,
而這個出口,我轉化成「分享」。
分享之後,就有了「期待」。
這種期待,
表面上好像是為了觀眾,
實則,是為了被看見。
文字,是我焦慮與情感的出口。
但如果不能被看見,
那會意味著,
那個一直支撐我的情緒出口,被堵住了。
那怎麼保住這個出口?
我選擇:不寫,不碰。
我用結構化,壓縮過的語言,轉化自己的痛。
的確,這樣可以不那麼痛。
所以我大部分的文字,
看起來好像沒有情感,
但細看,都是被精緻包裹的傷。
市場需要的文字是這樣的:
資訊性的、積極的、理性的、療癒的、有劇情的。
而我,有時候連包裝都懶。
因為,我的文字最大的包裝,
就是「斷層」本身,
是「情緒的壓縮」。
那,還要如何在包裝上面,再包裝?
對我而言,文字的價值,
一直在於:真實的感受。
🪶 這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,只是一段未封口的出口。
如果你也在找自己的出口,也許我們擦肩而過時會彼此記得。
✧|#鏡思錄 #認出自己 #文字的價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