鏡外秩序|透過現象,看出規則 慢下來,一起拆開那些習以為常 vol.26
自言之初|
歷史總會震動,在某些時刻。
1789 年,法國人民衝進巴士底監獄,他們並不確定自由會從廢墟中誕生,只知道舊世界已無法容身。
五十年後的倫敦,1837 年的 Carlyle 伏案寫下《法國大革命》。他不是歷史學家,而像一位末日書記。他借巴黎街頭,而去書寫倫敦街道。他認為,歷史真正的災難,是人們已失去了辨別真假與善惡的能力。
他寫下這句話,像對兩百年後的我們說:
「If what you seek is truth, be silent, be still, and watch: for what is false will sooner or later destroy itself.」
—— Thomas Carlyle
刺耳又真實。尤其,我們處於資訊爆炸的年代,視頻充斥著,演算法決定可見度。自從公開寫文章,看了看周遭,我才更有體會。
Carlyle 寫那麼多,為了逼問一個殘酷的真相:
「如果沒有誠實的人站出來說真話,歷史將永遠在騙子與群眾之間輪迴。」
他說,真正的革命,不是政權更替,而是誠實的復興。
而這句話,或許是對 2025 最深的警語:
「The true Church of England at this moment lies in the smoky dens of Manchester, in the cotton-mills and coal-mines.」
—— 他指出真正的信仰,不在教堂,而在工人汗水裡。
那,現在呢?
昨天,我走進他在 Chelsea 的舊居。他的畫像,雕像全屋都是。看似他是一個自戀的人,但又拒絕所有的封賞和名譽。回家後,我開始重讀他的話,寫下這篇文章。
Carlyle 寫《法國大革命》時,他看見的,是舊制度已腐敗不堪,新制度尚未誕生,人們只能互相指控,最後彼此撕裂。
「A world wholly dismantled, hurled forth from its old combinations and connexions into the chaos of being...」
在巴士底獄倒塌的那一刻,不只是王權垮台了,連神的象徵也消失了。人不再知道自己該信什麼了。真正的恐怖,不是暴力本身,而是沒有人知道為了什麼而暴力。
Carlyle 親歷工業革命的崛起,也目睹倫敦貧民窟的蔓延。他觀察的當然是英國,但他感受到的,卻是整個現代文明的震動。他選擇書寫法國大革命,不是因為巴黎比倫敦更重要,而是因為他知道,那場革命所揭示的崩解——政治虛偽、知識無力、人民焦慮、暴力失控——正在他的時代重演。
他不是在描述一段過去的劇情,而是在預言他腳下的現實。他不相信西方文明已走到盡頭,但他深知,整個世界正穿越一段「失去中心信念」的時代——神不再可靠,制度無法被信任,而個人只能在碎片中摸索真相。
1837年,是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之年,工業資本狂飆。在帝國正要展開黃金時代的時候, Carlyle 看到另一種景象:
「Men are grown mechanical in head and heart, as well as in hand.」
人在操作機器,但也變成機器的一部分了。
這種觀察,在 2025 年聽來也是合適的。我們也是機器的一部分,怎麼說呢,我們是數據的一部分,演算法的一部分,流量的一部分。 我們被觀看,我們被排序。我們越來越難「信任」。
「蒸汽與工廠」是歷史,「算力與模型」是現在。Carlyle 時代的人至少還相信勞動能換來穩定,今日的我們連演算法背後的邏輯細節也只是猜想。放心,大部分人連猜和想,都不曾開始。
Carlyle 的回答,很勇敢。他寫下:
「The Hero is he who lives by truth.」
真誠是一種倫理姿態,是面對歷史亂局時,仍能選擇站穩的人。
2025 年,我們身處的混亂不亞於 Carlyle 的年代。
科技爆炸,制度失靈,政治兩極,語言腐敗。 這,有點像正在發作中的神經症社會。伊朗的新聞,可笑還是可悲?
左右翼的對立不再只是理念之爭,而是集體焦慮的分裂出口。民主與極權的界線越來越模糊,連「自由」這個詞都可以被極權者據為己用,更不要說我們身邊不論男女老幼,個個都說自由,但是卻沒有人想搞清楚自由背後的定義和細節。無限的投射,無限的誤解。真相,沒有人真的在意。我們口號,連總統選舉都說「改變」。真的有人相信改變會來嗎?
抱怨,毫無用處。
那麼,我們能做什麼?
或許,我們可以做一件最小,卻也最艱難的事:辨認。
辨認誰在說真話。 辨認什麼是「看起來像希望」但其實是轉移焦慮的幻影。 辨認那一個沉默但堅定的人,也許正是新的秩序的開端。
Carlyle 曾經說:
「In books lies the soul of the whole past time... the articulate audible voice of the past, when the body and material substance of it has altogether vanished like a dream.」
那些誠實地留下來的話語,將比任何制度活得更久。
如果真相會自我發聲,那麼,我們是否願意靜下來,辨認它,活得像它?
如果你也願意辨認,或許,我們可以一起留下來。留下來,看清它的斷裂,守住自己的信仰。
✧|#鏡外秩序 #現代文明崩解 #歷史與當下 #卡萊爾 #Thomas Carlyle #誠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