鏡外秩序|透過現象,看出規則 慢下來,一起拆開那些習以為常 vol.19
自然之初|
有些衝突,是因為性格根本無法共處。
自戀需要忠誠,亞斯要求邏輯。
一旦彼此都站在權力之巔,衝突就是必然。
他們終於撕破臉了。
馬斯克(Elon Musk)連發八十幾則推文,川普(Donald Trump)照樣反擊。兩個世俗認為最有權勢和最富有的男人,圍繞科技和政治權利隔空互罵,互爆黑料。導火線是電動車補貼,NASA局長任命,還有一份神秘的Epstein名單。
特斯拉市值蒸發?不在乎。
共和黨內部焦頭爛額?不重要。
外人看來,這是突如其來的風暴。但如果理解他們的性格,會發現這場對決其實早已寫好劇本。
一個偏執地需要靠被崇拜活著,另一個也需要偏執地靠邏輯堅守秩序。
他們並不是互相信任,而是暫時沒有說出分歧。
馬斯克是自閉光譜上的典型例子,親口說過自己有亞斯伯格(Asperger,以下簡稱「亞斯」)。他的社交笨拙(不要看他看似能言善辯和眾多女性朋友),過度直白,以及對「一致性」與「任務感」的執著,在日常中或許會被好聽地稱讚為特立獨行(也可以解讀為「一意孤行」),但一旦遇上川普這種自戀型人格的政治操盤者,就成了注定要爆炸的組合。因為亞斯在乎的是事的邏輯,自戀在乎的是人的忠誠。而當「事」與「人」無法合一時,自戀會憤怒,亞斯會說出真話。結果,是雙方合作破裂。
川普不信綠色能源,但曾經接受過馬斯克的支持;馬斯克反對「大而美法案」,卻又在意電動車補貼取消後的特斯拉銷售不如理想。他們都不是單純的壞人,也都不是單純的英雄。在他們在乎的利益背後,各自的人格特質在底層做最終運算。在一個社交媒體與權力幻象交錯的時代裡,這台戲怎麼演下去?
電動車補貼,是第一個引爆點。
川普政府取消拜登時期推行的7500美元電動車稅務減免,表面上是政策調整,實則針對性極強。傳統汽車企業仍可受益於石油與天然氣稅收優惠,唯獨電動車成為犧牲品。而這個產業,幾乎是馬斯克的代名詞。
馬斯克公開反對這項政策。不是因為他真那麼在乎補貼,畢竟特斯拉已經擁有先發優勢。他覺得川普的行為象徵著一種「否定與羞辱」。我曾站在你背後,現在你卻在眾目睽睽之下過橋抽板。對亞斯人格而言,這不是轉彎,是背叛。
而川普呢?他從不藏匿對「忠誠」的重視,尤其當支持者已不再有利用價值時。他要的是掌聲與服從,不是夥伴與原則。電動車補貼之於川普,不是能源政策,而是一場選前誰站在誰身邊的清算。
當馬斯克建議自己的盟友,億萬富豪艾薩曼出任NASA局長時,川普一度點頭,但旋即撤銷。理由冠冕堂皇例如「有利益衝突」,「曾向民主黨捐款」和「NASA內部反對」。這些理由在技術上站得住腳,但政治上,讓川普不安。
對馬斯克而言,這是邏輯性的合作延伸:信任的人做信任的事。但對川普來說,這是權力的劃分與形象的賭注。他要的不是合作,而是控制。當這項任命被媒體與官僚系統質疑後,他毫不猶豫切斷連結。
亞斯人格容易忽略人情世故。人情世故很難被估算到自閉頻譜的權力語法之中。馬斯克可能認為自己提出的是效率與戰略考量,但川普看到的是:你想塑造另一個權力中心?你想讓NASA成為你的延伸工具?對一個自戀型人格來說,這比背叛還可怕的是,搶風頭。
然後,馬斯克做了最不該做的事。
他公開點名川普的名字出現在Epstein的賓客名單上,暗示對方在性醜聞中有份。這不只是擦邊,是核彈級引爆!對任何政治人物來說,這都是爆炸級醜聞。對希望權力集中的川普而言,這是侮辱,是挑釁,是不可以寬恕的。
亞斯人格在憤怒時往往說出「真話」——或者更準確地說,不太知道怎麼在不誠實與得體之間,做出「政治的折衷」,也往往低估了「真話」的代價。川普一生嗜權如命,卻對羞辱異常敏感。他可以被批評政策,被譏諷膚色,但若有人揭他「藏起來的東西」,那就不是口水仗,而是血債。
馬斯克可能以為這是一種反擊,但對川普來說,這是公開挑釁。從這一刻起,兩人已無回頭之路。
當我們看著這兩個男人在社群媒體上互相扯破臉,曝光底線,摧毀聯盟,或許不該只看見一場狗咬狗的鬧劇。
更深層的,是一種結構性的無法合作。
當自戀型人格掌權,而亞斯人格握有技術,他們的聯手只是一場暫時的互利假象。底層結構決定他們一個變成「不再忠誠的叛徒」,一個變成「不講理的獨裁者」。
問題從來不在於誰更強,而在於他們根本無法共存。
也許真正在推動這場混亂的,不是陰謀,而是人格結構本身。
而我們呢?
他們的戲演得浮誇。但更真實的是觀眾都沒有離席。
我們不是沒看出端倪,只是更願意相信效率和能力。
他們撕破臉的那一刻,只是揭開了真相。
性格,不只是命運。它決定了誰可以忍,誰無法裝。
而能力,只決定了他們撕裂得有多快、有多響。
我們明知道這些人格會撕裂世界,卻還是一再選擇他們登場。
或者說,我們早就習慣了這種撕裂,也學會了鼓掌。
讓世界真正失速的,是我們早已不察覺的語氣,裡藏著什麼樣的毀壞。
不管那語氣,是用來逼人忠誠,還是用來聲稱誠實。
備注:
川普的性格特徵也曾多次被臨床心理學界指出,具有高度自戀傾向。前約翰霍普金斯精神科教授 John D. Gartner 曾組織數百位專業人士,聯名公開警告其行為符合「自戀型人格障礙」的診斷準則。雖非正式診斷,但其表現出的行為模式——誇大自我、嗜求忠誠、極度敏感與報復傾向——使這一人格類型的分析成為理解川普行事風格的重要線索。
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us/blog/5-types-people-who-can-ruin-your-life/201903/malignant-narcissism-does-the-president-really
在 2021 年主持美國綜藝節目《Saturday Night Live》時,Elon Musk 親口宣布:
“I’m actually making history tonight as the first person with Asperger’s to host SNL... or at least the first to admit it.”
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bbc.co.uk/newsround/57057314
✧|#鏡外秩序 #川普 #馬斯克 #亞斯光譜 #自戀型人格 #人格與命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