🪞 自言之初|當她說「為什麼爭取不到?」我才發現,我從來沒學會怎麼放下標準去看她。
這是一篇關於母女關係、戲劇甄選、高標準母職與真實熱愛的書寫。
我以為,只要鼓勵孩子、不要打壓,就足夠溫柔;
我以為,只要不批評,就是好媽媽。
但原來,那些披著鼓勵外衣的高標準,一直藏著我沒處理的執念。
當她一邊怯場、一邊努力背台詞,問我:「我是不是唱得很好啊?」
我才真正看見——
她不只是想做得好,
她想被看見她的熱愛。
而我,也才第一次,真正尊重她的方式,不是我的標準。
心心在「復活節戲劇營」的第二天甄選中,得到了 Wicked 裡其中一個主角——Glinda。
從她看完 Wicked 那天起,家裡就常常回盪著她唱歌的聲音。不是隨口哼哼,而是一首接一首,從頭到尾、唱得全情投入。
那些旋律,她一開始根本不會唱,也不準。
有時音太高,有時節奏全錯,但她就是一遍又一遍唱下去——毫不在意有沒有人在旁邊皺眉。
如果你也看過這部音樂劇電影,或許能想像我們是怎麼在日復一日的「扯破喉嚨」中,聽她把這些歌唱熟的。
但我不得不承認,那種「不在意好不好聽、只想唱出來」的狀態,是我很久沒見過的東西了。
這個戲劇營,是墨然幫她找的。
我這種有點死腦筋的媽媽,有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在孩子面前只看見自己的喜好,而對她真正熱愛的東西視而不見。
這時候,我會想起維思曾經對我說的話——
「我們先不討論這個行為對不對,就只問自己一個問題:如果你相信你是在愛對方、是在對她好,那為什麼對方『經常』感覺不到呢?」
我回答她,也許是對方感受到的不是愛,或者對方狀態扭曲到無法接受正常的訊息。
她回我,那麼,在不違背你價值觀的前提下,你會願意試著鬆動一下自己,看看對方會不會因此感受到什麼不同?
我記得這段話很久了。
於是,即使我對戲劇一點興趣都沒有,但在墨然的提醒下,我們還是讓心心參加了這次戲劇營。
甄選那天,小朋友們要競爭的角色是 Elphaba 和 Glinda。
心心,很希望自己可以爭取到其中一個。
我發現,作為父母,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,以為只要不打壓、只要不批評,只要「鼓勵」,就是一個好父母。
這樣的「鼓勵」,其實只是從打壓的另一端,走到了反向的形式而已。
只要那不是出於孩子自身的意願,而是出於我們的需要,那就仍然是錯位的。
至少,現在的我,是這樣理解的。
這就是為什麼,從她很小的時候,我就不斷地鼓勵她,但她依然那麼害怕失敗、那麼敏感。
因為我表面上給出的是鼓勵,但她感受到的是我心裡對她的期待與我的僵化標準。
這是墨然提醒我的。
他曾經作為「旁觀者」看到我沒看到的盲點。
心心是一個敏感的小孩,一個害怕失敗的小孩。
所以這一次,我們除了鼓勵她去試,也跟她談了難度——戲劇營裡有好幾十個孩子,不是每個人都會被選中主角。你可以努力,但得不到也沒關係。
她聽完,反問我一句:
「為什麼爭取不到呢?」
那一刻,我心裡突然泛起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。
這句話,我也曾經說過。
但我們說的,其實不是同一種語言。
我那時說的是:「只要努力就可以。不能做不到,不能讓人失望。」
是從怕失敗、怕不夠好裡硬撐出來的信念。
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,而不是單純地相信自己可以。
但她說的,不一樣。
她說的,是:「我真的想要,我相信我可以試試看。」
那不是驕傲,也不是硬撐,而是一種對熱愛的信心。
一種來自內心還沒有被扭曲的自然渴望。
這是她在還沒有障礙、沒有被我僵化標準影響時,徹底呈現出來的樣子。
我不知道她未來會不會也走向我曾走過的扭曲。
但至少此刻,她還站在她自己的原點上。
而我,也正在學習:
放下我以為的「努力」,
聽見她心底真正的聲音。
第二天回來,她開心地跟我們說:
「我可以做第一個出場的 Glinda 了!」
我這才知道,原來主角會有四個版本,其餘三個 Glinda 會在稍後出場,是較年長的孩子。
接著就是回家背台詞。
她需要比其他孩子花更多時間和精力,才能把一段台詞記住。
我想觀察:熱愛能不能讓她突破這個障礙?
難,還是難的。
但熱愛,讓「難」變得不那麼絕望。
我看著她把一整段台詞分成一小句一小句,一句話至少要背二十次才能記住。
她有幾次想放棄,眼神裡有那種快要撐不住的疲憊。
我坐在她旁邊,看著她一遍又一遍地背誦,心裡忽然浮現一種難以形容的感受——
好像,有點不公平。
不是對她的要求太高,而是這個世界,對她來說太難了一點。
我從沒經歷過這樣的掙扎。
我小時候擅長背書,也擅長語文。那些別人覺得吃力的東西,對我來說只是多花點時間而已。
但她不是。
對她來說,每一句話都要拆解、重組、反覆二十遍才能記住。
我這才真正開始懂得,什麼叫做——
這不是不努力,而是即使很努力,還是很難。
而那個時候,我也才真正學會:
不該用自己的「容易」,去衡量別人的「艱難」。
懂得了,「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」這句話,不只是口號。
它應該是我發自內心尊重的一種現實。
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所長,甚至自己的「正常」,當成理所當然。
我從沒真正想過——
對某些孩子來說,這不是不努力,
而是努力了,也還是困難。
但也正因為努力,即使困難,也能改變最後呈現出來的樣子。
在戲劇營最後一天的演出上,心心作為 Glinda,在開場時站上舞台,面對一整群家長,演出她心目中的 Glinda。
她有一點怯場。
但沒有人知道,她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。
我不知道她是否感受到:
熱愛真的可以撐她跨過那些原本擋在她面前的困難?
但我知道,我感受到了。
我是知道真相的人。
至少,比從前,我成為了一個更靠近她真相的媽媽。
演出結束後,她回頭看著我,小聲說:
「我是不是唱得很好啊?我覺得自己不錯。」
那一刻,我沒說什麼,只是點點頭。
她不知道,其實我眼眶早已泛紅。
這句話,不只是她對表演的感想——
是她對自己的看見、自己的認可。
不是為了討好誰,也不是為了符合誰的期待。
是她自己,知道自己做到了。
那一刻,我真的相信:
這個世界或許還會對她有許多難,
但她會找到她的方法,讓自己站上屬於她的舞台。
而我,會一直在她身邊,看著她發光。
✧|#練習靠近 #母女關係 #自我覺察 #內在標準的轉化 #以愛為名的壓力。